疫情下,关于传媒业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0-04-10浏览次数:0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确实让人焦虑。传媒业尤其是传统的主流精英媒体更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观大势,保持战略定力。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经过多年的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市场规模与经济活力已今非昔比。总体看,即便受到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但中国经济依然有着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这是传媒业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国内疫情控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随着境外疫情的暴发,中国反而成为全球疫情的“诺亚方舟”,不仅为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创造了条件,也将为传媒业尽快恢复正常运营创造条件。截至3月25日,全国采购经理调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复工率为96.6%,较2月25日调查结果上升17.7个百分点,生产生活秩序恢复中。
更重要的是,通过历次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现,凡是在危机中主动作为的媒体,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能逆势而上。专业媒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深入疫情一线挖掘深度的、专业的、与受众高度共情的内容,到达率、影响力大增。
事实证明,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法,必然决定不同的结果。所以说,危机当前,信心是传媒业继续发展的精神之钙。
早该拥抱新技术了
但光有信心还不够,还得有些硬通货来补充底气。
新技术的应用与否成为新旧媒体最鲜明的分水岭。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其根本意思是,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变革对社会的影响更加清晰可见。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与其操心疫情带来的冲击,不如趁机反思一下自己离最新的传媒技术应用有多远。
由于许多传统媒体缺乏选择适合融合发展的技术的能力,多年来在新的传播技术面前无所适从而错失良机,使得传媒结构早在疫情前几年就已经进行重大调整,传媒的更新迭代速度也越来越快。这是传媒技术发展的必然。
但是,好在技术并不存在使用上的天然壁垒,本质上就是一个见识与能力问题。只要你果断拥抱新技术,完成自己转型升级的纵身一跃,未来也许彻底不一样。
刚刚过去的3月,中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客观上为传媒行业的技术应用与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持,至于能不能用好并尽快产生效益,那就只能各看各的本事了。
学会打造命运共同体
数字化时代与工业化时代最鲜明的对比,就是市场主体的战略空间已经发生了认知逻辑上的根本变化。在上世纪末的工业化时代末期,媒体只需要拥有比较优势,能满足受众需求即可。比如哪家报纸的发行量大,经营效益就好。而现在则必须一切从用户角度出发,去从创造用户需求中寻找空间,市场主体由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
传统媒体是否也适用于共生逻辑?答案是肯定的。共享、跨界、众筹等方式,都是基于共生的思维。新的经营形势下,传统媒体一定要善于整合稀缺传播资源,打造命运共同体。
无论是战略合作还是众筹,通过命运共同体的打造,其根本目的还在于达到四个层⾯的提升:一是可以基于IP价值与受众覆盖率等方面的互补性大大加强双方内容产品的到达率和影响率;二是经营上可由过去多限于服务客户的传播上升到可以服务客户的企业战略;三是由过于单纯的资源贩售上升到可以为客户
这样,在坚持采编经营两分开的前提下,媒体与媒体,媒体与企业就基于其强大的互补性成为完全的利益共同体,远比媒体作为一方或者乙方单打独斗要轻松得多。
运营品牌依然大有可为
通常情况下,媒体习惯于为企业去打造与推广品牌,但很少注重自身品牌的专业化运营。可口可乐等之所以成为名牌,是因为品牌本身已经成为巨大的无形资产,即便有一天所有的固定资产全部消失,也能基于品牌的无形价值迅速卷土重来。这就是品牌运营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媒体的品牌意识有所提升,开始积极参与一些品牌专业性评价,但也多停留在粗浅的传播上。一些媒体热衷于参与一些论坛会议获取奖项,用于形象宣传。许多媒体也曾依托品牌进行过多元化的有益探索,如各种电视购物等。
在后疫情时代,运营品牌于媒体的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发挥。
所谓运营品牌,是指媒体能跳出具体的业务范畴,充分借助多年积累的知名度与公信力,以媒体IP为载体,进行资源的整合、跨界延伸及资本运作。
让智库站上前台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碎片化、强互动、视频化的社交媒体快速崛起,传统媒体在短平快的信息传播领域优势不再,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需要扬长避短。怎么办?让智库站上前台也许更能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信息搜集分析是媒体的基本功能。媒体特别是传统的主流媒体了解基层、贴近实践,自备传播平台,不仅具有传播经验,还具有强大的资源链接和整合能力,可以有效地凝聚起各类资源,形成智慧产品,为企业、政府与社会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媒体运用智库力量,可以有效推动媒体由单纯的信息传播向思想挖掘、战略研判、方案供给、价值传递延伸,提升新的服务能力,增创新的服务价值,也为媒体自身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巨大的空间。
其实早在2018年3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主流新闻出版单位建设媒体型智库。这既是对主流媒体已有探索的充分肯定,也为主流媒体开展智库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引。但通过近两年的媒体实践看,媒体智库建设尚未形成声势,还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用。
用户思维!用户思维!!用户思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次疫情卷起一次又一次的舆情海啸,但看来看去,能下意识让主流媒体反省的,还是如何更贴近受众,多一些用户思维。
这与心理学上的“神入”概念很类似。简单来说,就是媒体需要从自己熟悉的思维体验模式中跳出来,培养一种开放的、想象的思维,进入受访者或受众等其他角色,像他们那样
我们当然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那种超越基本事实一味炫酷的标题党,但如何让我们的内容与文字更富人情味,以讲故事的方式去贴近受众,这在当下非常重要。在人人可以发声的自媒体时代,就看谁能为受众提供阅读的走心感。
对受众多一份深情,自然就会多一份责任。有了责任,才能不断去苦练内功,深入产品、渠道、服务各个角度去想方设法地琢磨花样,去了解受众的感受,进而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产品,不断增加受众互动的体验感、体验的成就感、消费的获得感。对受众有深情才能推动自身深入的变革,无论内容、方式还是手段,或许真需要伤筋动骨,但换来的绝对是受众对你的深深眷念与习惯性依赖。
但也不必对直播平台的爆发、带货过于焦虑,当抖音、快手们将媒体内容生态的竞争从图文拖拽进视频赛道后,高水准的把关能力与高质量的内容反而可能成为传统主流媒体后发制人的优势。加上疫情带给媒体的也不全是负面,“宅经济”大大催热了线上市场,用户“宅”在家中使得线上消费发生井喷,长视频出现增长,影视点播业务高涨,游戏、文学、漫画的用户覆盖度明显提升。这样来看,疫期或许反而是一个让传统主流媒体将原来的受众尽快转化成自己的私域流量的契机。
发动你的员工
要想干成事,关键还靠人。
困难时刻,一定要相信并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一方面可以划小考核单元,改条块化粗放型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将工作抓到细处实处,开源节流,坚持底线思维。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媒体内部大兴“创客”之风,不但要给员工松绑,而且要鼓励员工发挥聪明才智,内部创业,共渡难关
“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疫情,将是传媒业一场不可避免的生死淘汰,是时候解放传统媒体的生产力了!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