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更纯粹的智慧城轨
发布时间:2020-04-24浏览次数:0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疫情必将过去,太阳照常升起,照耀在广袤大地上。有些行业饱受重创,有些行业艰难前行,也有些行业逆世而盛。疫情之下,城轨交通当如何?
暖暖的城轨温度,在寒冬和疫情的双重打击下,更有张力。
我们看到,战“疫”起,城轨人坚守一线,哪怕客流不足同期十分之一,服务品质不降,防护措施陡升。有的不下火线,有的推迟婚期,有的捐钱捐物,有的公益作为。岗位上,职责担当;岗位外,爱心奉献。城轨交通又一次用“城轨人”的温情,暖热了他们城市的出行和生活。
我们也看到,无数市民群众“冒险逆行”,来到地铁站,不为出行,只为送上口罩、消毒液…… 他们不留名,却指明要让坚守岗位的城轨人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乘客。就连医护人员也在说:我们救死扶伤你们守护后方。“城轨人”又一次被“城轨出行人”的温情,暖热了他们工作的热忱和信心。
疫情当下,人的故事,最感人。我们欣慰于看到城轨交通和城市、和市民群众的共信、相融,也希冀于在共同努力下让城轨交通成为疫情中一道牢靠的出行防线。
关注着疫情变化和出行刚需的,还有很多之前关联没那么紧密的行业、领域。
百度即是一例。
2 月初,为了应对地铁、火车站等人流密集的疫情排查工作,百度宣布 AI 体温检测技术已经落地北京清河火车站。之所以选择这里,主要因为此站春节期的日流量最高达到 3万人次,且北京地铁13 号线也设有换乘站。
不同于传统的测温枪仅能单人测试,百度 AI 体温检测技术可以对一定面积内的人群实时监测体温。根据百度介绍,其测得的体温数据误差不超过 0.05 摄氏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以移动检测设备非接触式巡查,发现温度异常人员后再以额温枪设备具体检查, 既提升了巡查效率,更降低了火车站、地铁等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的被传染风险。
科技改变
城轨交通的智慧化进程,近些年走得挺快,很多城市都在推进、布局智慧城轨的架构、建设。疫情之下,有关疫情过后的经济走势和行业发展, 越来越多的发声点集中在线上、智慧等,城轨交通也不外乎如此。
何况,智慧城市已站在风口。在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镇化率越来越高的今天,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依靠技术手段科学治理城市显得越来越重要。疫情中,有关提升城市管理质量和品质的呼吁不绝于耳;疫情后,智慧城市的建设自当提速。
有一则微信推文刚好谈到“从新冠疫情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节选几点。
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架构由以下五层构成
智慧感知层:城市的交通设施、电力设施、地下管网、房屋建筑等城市基础设施,通过各种标识技术标识,然后通过智能芯片、传感器、射频识别等技术,实现物体的信息采集,感知城市的运行状态。
基础网络层:由高速、泛在、高可靠的有线光纤网及无线网络构成城市智能互联的基础网络层。
数据处理层:城市的各个业务系统在城市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海量数据、信息和知识,包括城市空间、人口、发展、经济、文化等经济运行数据, 交通、
智慧城市应用层:各政府职能部门、各行业信息系统,包括交通、医疗、电力、政务、市政、公用事业、环保等。这些信息系统基于城市动态感知数据,结合城市基础设施静态数据,以及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通过智能算法分析,有效实现城市智慧化的管理和服务。
集中智能调度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是对城市各项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打破部门、行业的孤岛式运营和调度,实现跨职能、跨业务的联动。把各部门、各行业的数据集中展示在指挥中心大屏上,一旦发生城市发生突发公共事件,便于集中指挥调度。而且能通过对智能交通设施、智能基础设施的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整和控制相应的设施。
在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架构中,交通的智慧化颇多担当,既是重要的输出载体,又是关键的输入平台。作为城市交通中的骨干力量,城轨交通的智慧化程度自然要与之匹配。
此为其一。再来看看来自另一条轨道上的动作:考虑目前旅客日发送量不足 200 万人次,春运返程运输中,12306还在进行新的系统调整,将考虑推出“隔号售票”,实现旅客分隔而座,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为什么 12306 能在这场战“疫”中有的放矢?
其他原委暂且不论,较高的智慧化程度才是支撑起这一切的立足点。
回头再看城轨交通行业当下的智慧化进展,成绩颇多,挑战亦不小。
我们需要更高效的整合。一方面,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中,整合到城市智慧化的过程中,莫要智慧了城轨,却游离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体系之外。这需要足够前瞻性和高度协调性的顶层设计, 起步不要抢跑,但步调要一致;另一方面,在城市圈、都市群的大背景中,整合到行业融合发展的智慧化进程中,先行者要兼容并蓄,跟进者要理性创新。
我们还需要更高效的管理。从人的智慧,到系统、架构的智慧,是科技变革的必经之路,也是城轨交通早已踏上的进取之路。无论是管理流程还是方法理念,都会随之发生联动性的变化,对于还属于青壮年的行业而言,这一点挑战尤大。
但一切都值得期待。
就像这段描述:假如我们把市内交通、航空、长途客运、火车、高铁、水运,甚至城市“天网” 摄像头采集的人脸、车辆识别信息全部打通,那么一个人的出现轨迹一目了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轻而易举。
疫情之下,更纯粹的智慧城轨,我们期待的轨迹。
END
━━━━